胡先民:日华旅游产业之“欲速则不达”
【91期/鲍三国】胡先民自1992年来日本读书,先后在日本与中国工作了二十余年。2002年因爱人工作变动回上海发展,受邀为当地旅行社开发日本线路。直到2012年,他才创办了自己的旅行公司O-RANGE,并于2016年重返日本开拓市场。
在他看来,自己虽换过很多行业,但从未走过“弯路”,因为工作和创业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有积累,能为公司和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年轻人幻想一夜暴富,就很难学到本事;企业想一口气赚大钱,就积攒不下黏性客户。任何国家的发展,也都有长期布局,比如我国的“五年计划”、“十年发展规划”,等等。
景区:应显地方特色
近年,国內鼓励发展旅游,各地大兴土木开发景点以招徕游客。不过,由此带来的经济成效时而差强人意。例如,陕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网上宣传铺天盖地,是典型的网红打卡景点。据报道,其年均接待游客超过7000万人次。然而,2025年8月26日,其开发运营管理公司“曲江文旅”发布的财报显示,目前该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今年1月-6月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31,830,484.19元。其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西安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2188万人次”,依40%的占比估算,“大唐不夜城”的游客人均消费不足人民币30元。
对此,胡先民认为,中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引入国外游客,对产业发展帮助最大。据统计,中国人在国内旅游平均每日消费人民币1053元,而海外游客的消费是国人的5倍,他们玩完了就回去,留下的是纯消费。而且,外国人通常讲究“深度游”,有时甚至会在同一个地方留一个多月,并非只是拍照打卡而已。
中国的物价也非常有吸引力。有日本人会趁周末三连休来一趟上海,就为吃一顿海底捞。日本海底捞的消费大概要一两万日元,而去上海三天两晚的机票和住宿等加起来大概3万日元,算下来出趟国比在本国消费更划算。现在外国人在中国乘车与住宿等也都比以往更加方便。
不过,中国各景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差异化”,有些地方会过度开发,且服务相对落后。各地似乎都在争着去学网红打卡点,什么能赚快钱搞什么。种种原因之下,适合外国人的路线少,开发海外游客访华并不容易。为此,胡先民曾多次给旅游局提建议,希望能好好保护并突显地方特色。比如,米粉是桂林的特色,桂林景区应增设相关当地主题的美食。
相比之下,日本旅游业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景区由行业协会管理,比如浅草寺附近的商铺,只能卖规定以內的商品,物价稳定。租金并不便宜,但商铺都能赚到钱,一旦空置总能很快租出。农业方面也一样,日本的乡下“村村有特产”,农协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给农户相应的种子,鼓励种植适宜的农副产品。
旅社:须重信誉积累
旅游产品最容易模仿,多数人想赚快钱,以致恶性竞争。网上广告铺天盖地,品质良莠不齐,有的旅游公司为拼价格战,几十元人民币的旅行保险都要省。企业一旦赚快钱,消耗的就是自身信誉,生意必然无法长久。最终,比拼的其实是建立在信誉基础上的“客户黏度”。
其中,不仅仅是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信誉,还包括了旅行社与中间商之间的信誉,与导游之间的信誉,以及与酒店等服务方的信誉,等等。
曾有国內中间商介绍来的旅行团对胡先民非常满意,说下次来日本还要找他。结果被他谢绝,让游客下次来时仍与国內的报名机构联系,以免给中间商感觉是在抢客户。这就是合作时应有的信誉。“甲方和乙方的游戏规则我们不能破坏!”胡先民说,服务做到位就可以了。
旅行社与导游之间,也是相互信任的关系,旅游公司给导游开出足够高的佣金,要求导游做好本职工作,不许“车贩”“溜店”等吃回扣行为。导游信守承诺,就能不断从公司接到团带;旅行公司信守承诺,就有更多的导游愿与其长期合作。
在日本订房不用签合同,发个传真过去就可以。不过,一旦失信,或有游客漠视酒店规矩,酒店就不会继续合作,剩再多客房也不愿提供。
此外,不该旅游公司做的事就不要做!胡先民认为,海外医疗或房产投资这些热门业务,表面看起来很容易“捞一把”,但是隐患很大,经不起时间检验。首先,旅游公司本身就不具备这方面的资质;其次,一旦出现纠纷或房价下跌,客户会对公司本身业务也失去信任。
当別人在比价格时,要想想你能做到什么別人做不到的东西。胡先民说,“比如一瓶水,外面卖100(円),而你能卖102。但是,你卖的水是其他人买不到的。”做旅游也是一样,要替游客把自由行踩的坑全部踩一遍,让游客感觉到旅行社的价值。
据他回忆,2012年国內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公费旅游受到遏制。行业开始变得不景气,游客量瞬间下跌。然而,曾经他所在的旅行公司,凭借从日本学到的服务与细节,反而在此期间一下子逆涨起来。
从业:留意细节经验
接待中国旅行团来日本,有时需安排上百人入住酒店。很少有人能像胡先民那样,在20分钟以內发好房卡,以极快速度提供早餐,保证行程。他说,这得益于早年在日本酒店的工作经历,曾经洗了四五年的碗,对日本酒店的细节了如指掌。
“不要觉得洗个碗很没面子!”他建议留学生一定要在课余时间多去打工,多接触社会,了解日本的规矩;多同本地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做兼职赚不了多少钱,但学到的知识经验是花钱买不到的。酒店的剩菜如何做ODA(Operational Data Analysis;数据分析)?新鲜蔬菜如何配送到便利店?从这些细节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启发。
留学生要多去日本的商场看一看,不要总是混在中文圈里,总是用中文搜索引擎和中国的网购APP。
胡先民赴日求学之初,在连锁超市兼职做售货员。结账时,抽袋子的时间要保证在十秒左右,商品装袋顺序都有明确规定,确保顾客拎袋子不破口。后来,他还送过蔬菜、报纸,在工厂打过零工。2002年回国后,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经验,使其在旅游业大显身手。
在上海工作期间,他像日本人一样注重细节,把行程做得滴水不漏。游客能看到分类报价,知道各项行程的花销,甚至每天的菜谱,心里就有了底。与此同时,导游带团也十分轻松。提前嘱咐好游客,去日本要像去别人家作客一样,游客就不会在国外留下不好的印象。日本是信用社会,胡先民还从中学到,口碑是要长期积累的,有了客户基础,创业也就变得容易。
胡先民说从没走过弯路,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不走捷径,不赚快钱。疫情期间,很多相应的补助他都没有申请,因为手续烦杂,担心申请后会出问题。游客来日本时,他会提醒对手机上推送的打折广告保持警惕,想想广告费是从哪里来的。有些东西去居民区买,可能反而比免税店里划算。
“创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场长跑。要有积累,有耐心。年轻人不要急着求成功,先把基础打好,把专业做好,再去考虑创业。”胡先民认为,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想想你对行业有多少了解?有多少资源?能否支撑三年开销?经济大环境怎样?
另外,要懂得“连接”。中日之间机会很多,关键是你能不能把两边的资源对接起来,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他想对年轻人说的是:“诚信、口碑,是你能不能走远的根本。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你现在是在读书、打工,还是已经走上职场,每一步都是积累。不要轻视眼前的努力,它们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变成你的底气。”
年轻人不要为了生存而工作,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喜欢了才会深入把工作做好。
经历过日本的泡沫经济,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现在有不少企业或年轻人都想“捞一把”,找准机会一下子赚大钱。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