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建筑与酒香之间的文化使者一王海

日中商报 2025-10-24 09:57:28

随心起笔418期/作者:石金楷在建筑的世界里,他是严谨理性的高级工程师,以尺度与规范勾勒城市的天际线;在酒文化的天地中,他是热情深邃的探索者,以文字与藏品品味岁月的醇香。王海,这位身兼江苏省建筑、市政行业评审专家及政府采购专家等多重身份的文化学者,正以其独特的人生轨迹,在理性与感性、专业与爱好之间,在严谨理性的建筑世界与醇厚绵长的酒文化之间,王海以一种近乎诗意的从容,架起一座沟通东西方酒文化的桥梁,成为跨领域融合的典范。


 笔墨耕耘,酒香凝于纸端。


他的书斋“彭城雅簃”,这个雅致的书斋名,取自王海的故乡徐州古称。在这间书斋里,两种截然不同的文献并置:一侧是厚重的建筑规范和图集,另一侧则是琳琅满目的酒文化典籍。不仅是其钻研建筑法规的静思之所,更是他探寻酒文化源流的灵感泉眼。王海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酒液是流动的诗篇,二者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在这里,他以学者般的严谨与文人般的雅趣,深耕酒文化沃土,笔耕不辍。王海先生对酒文化的研究绝非浅尝辄止。多年来,他已将330余篇浸润着酒香与地域风情的研究文稿,挥洒于《华夏酒报》、《中外酒业》、《威士忌杂志》等国家级刊物,文字间流淌着对酒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人文关怀,将酒文化与地域风情、历史脉络巧妙融合,以文字为媒介,让酒香飘出杯盏,浸润读者心田。


  藏器纳馆,文化具象成形。


王海的收藏癖好亦与文化研究相辅相成,精心集纳的酒器,不仅是雅趣,更是历史的见证。他的研究从不流于表面。为了弄清汉代酒器的制作工艺,他特地前往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考察出土酒器,与考古专家研讨;为了理解唐代酒文化,趁出差西安之机,到西安博物馆研究唐三彩酒器,并重读《酉阳杂俎》等古籍。这种追根溯源的治学精神,使他的文章既有学术深度,又充满人文温度。


1761271255268077.jpg

王海与笔者(右)在日本东京台场海滨公园内留影


他的收藏癖好与文化使命感,并未止步于书斋。他更以实践者的热忱,收藏千姿百态的酒器,这份热爱最终在国家级4A景区落地生根,与窑湾华棠绿豆烧酒厂携手创立了“九州华棠酒器文化博物馆”,使收藏化为公共展陈,让酒器背后的故事与艺术被更多人看见。这个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独具匠心,王海亲自参与了整个设计过程。他将建筑空间的美学理念融入展陈设计,使参观者在欣赏酒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空间与器物之间的和谐之美。这不仅是一座展示琳琅满目酒器的展馆,更是一处凝结酒器艺术演变、传承酿酒文明的文化地标,将个人收藏升华为可供大众观赏、研究的公共文化资源,让千年酒器文明在展柜中熠熠生辉。


image.png

王海与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合影



东渡日韩,探索亚洲威士忌的崛起密码。


近三五年来,王海敏锐地察觉到世界威士忌版图的变化。他带着学者的探究精神,将目光投向了东亚两国—日韩。2025年3月的韩国之行,则见证了他作为文化使者的高光时刻。3月27日,他走访韩国威士忌协会,与会长Bryan Do深度对谈,切身感受到韩国威士忌作为“韩流”新势力的蓬勃朝气,此行,他更荣幸地作为民间文化使者身份受到韩国前总统文在寅的接见,见证了酒文化在外交层面的微妙作用,让酒文化交流闪烁出外交的华彩。


王海多次远赴日本,遍访日本十余家著名威士忌蒸馏所,从山崎到白州,从余市到宫城峡,从秩父到轻井泽,实地走访、细致见学,北海道的凛冽到京都的幽玄,他亲身“见学”,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受日本威士忌如何将苏格兰的传统与东方的哲学、美学完美融合,成就其“博大精深”。以学者的敏锐与匠人的耐心,深入探析日本威士忌的工艺精髓与文化内涵,亲身感受其酿造工艺的严谨与匠心的传承。


每一次走访,都是一次深度的文化叩问。他将所见所感、所品所悟,凝练成一篇篇生动的文稿,发表于《威士忌杂志》、《华夏酒报》、《日中商报》,每一篇文字,都是他对酒中天地、地域风情的深度解读,以华文视角向世界传递东方酿造的智慧,为华人世界打开了了解日本威士忌文化的一扇窗。这份卓越的文化交流贡献,也让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日本华文作家协会的一员,进一步拓展了文化表达的疆域,用笔墨在更广阔的平台续写他的酒文化篇章。


  跨界求索,融汇皆为大道


从建筑蓝图到酒文化版图,从江苏到日韩,从彭城雅簃到国际酒坛,王海,这位在建筑规范中寻求精准,在酒香弥漫间品味文化的探索者,以其跨越工科与人文的独特轨迹,完美诠释了“格物致知”的深厚内涵。他以建筑师的精准去剖析酒业脉络,以文化学者之严谨、藏家之热忱、行者之开阔,在琥珀色的酒液中解码文明互鉴的密语。


王海,这位从彭城走出的学者,正以建筑师的精准与文化人的热忱,在杯觥交错中,测量着另一种文明的维度,十五次酒文化论坛的参与,记录着他与同业交流切磋、思想碰撞的足迹。在他看来,无论是凝固的建筑还是流动的酒液,其核心皆是文化与智慧的结晶。这位左手执建筑规尺,右手举文化夜光杯的跨界学者,正以他的多元身份与实践精神,用独特的双重视角,书写着属于东方的酒文化传奇,成为一位真正行走于两种文明之间的匠心使者,一名名副其实的、行走在酒香里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