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颜色”十四行诗朗诵会在东京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日中商报 2025-11-07 09:15:14


      11月5日下午,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大厅内诗意盎然、暖意融融,由李永亮创作的十四行诗朗诵会再一次点亮了东京的诗空。这第七部十四行诗朗诵会《有一种颜色》在此成功举办,以诗为桥继续搭建起中日文化民间交流的温馨纽带,继续丰富着在日华人的精神生活。




       朗诵会开始前,牡丹艺术团带来了歌舞表演。舞蹈“戏文一说”和“千古一醉”和日语歌曲“四季歌”。




       这第七部十四行诗朗诵会依然是十二首新作品,它们是《买蛋糕的小女孩》、《一句最想说的“话”》、《一枚金牌的背后》、《美轮美奂的邂逅》、《电车广告的启示》、《骗子与母爱》....


      十二位资深朗诵者的倾情诵读,其中或许有几秒钟会拨动你的心弦。他们是杨海伦、蒋丰、吴翰、釉里红、王子江、怡萍、安格、宋靖钢、晏青、郭锐、王玫子和王惠。




      朗诵会开始,十二名朗诵者的代表王子江致辞。身为在日华人美术家协会会长、造诣深厚的水墨画家,亦是诗歌朗诵领域的资深爱好者与行家,王子江先生在致辞中坦言,十四行诗是一种极具朗诵张力的体裁。他盛赞李永亮的十四行诗兼具故事性与情节感,满溢鲜活的生活气息,为在日华人诗歌朗诵爱好者奉上了优质素材,希望这种适合朗诵的十四行诗创作能持续绽放光彩。




      华文作家协会的崔英朗读了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弓也直的贺函。弓也直表示,虽然因出差很遗憾未能亲临李永亮先生“有一种颜色”十四行诗朗诵会现场。十四行诗是文艺复兴的文学瑰宝,经李永亮先生以现代视角与审美革新,为这古老诗体注入新活力。他于日常点滴中捕捉灵感,将悲欢邂逅淬炼成诗,以严谨韵律搭建情感共鸣的桥梁。更要致敬各位朗诵嘉宾,你们的深情演绎,让文字有了温度与力量,你们的声音如诗之舟帆,载着诗意传向远方。愿每段旋律都能遇见知音,祝本次朗诵会圆满成功!

      


      李永亮曾在活动预告中披露了弓会长的祝辞,日中双语作家元山里子读后感概写下:未能亲临李永亮十四行诗朗诵盛会的日华作协弓也直会长,化一方素笺为无形的莅临,以温润如诗的雅致,为即将开启的诗歌朗诵会,点燃热情;以典雅的辞章,为诗人李永亮、为每位朗诵者加冕无形的桂冠。


      弓会长以历史的幽韵言及莎翁千载指尖的脉动,至今犹存心跳;而李永亮以当代之呼吸,重新点燃那古老的火种——每一音阶,皆心跳的回廊,拾级而上,直抵情感巅峰,灵魂在弦外之音中悄然相觑。这贴祝辞,如一枚金印,钤于东京中国文化会馆的时光长卷,令这场诗会永悬辉煌。




      本次朗诵会的特约评论员是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事务局长、诗人金蔚。作者李永亮则回答金蔚的提问,谈谈每首诗背后的创作故事与经纬脉络。




      每首诗的日语翻译都是日本翻译家高桥真理子。




      第一个朗诵者是蒋丰,他朗诵了《一句最想说的“话”》。



       第二个朗诵者是安格,她朗诵了《买蛋糕的小女孩》


      郭锐朗诵了《一块金牌的背后》




      杨海伦朗诵了《美轮美奂的邂逅》


      王惠朗诵了《电车广告的启示》


      第六个朗诵者是怡萍,她正出差在外无法前来参加朗诵会,发来了朗诵视频。



      釉里红朗诵了《我的叔叔 我的父亲》



      第八位朗诵者宋靖钢朗诵了《红烧肉的故事》


      王玫子朗诵了《寻找母亲的路程》


      晏青朗诵了《我的救命恩“人”》


      吴翰朗诵了《我的妈妈我的母亲》


      大画家王子江朗诵了《骗子与母爱》




      金蔚对每一首诗都进行了点评,意象解构到情感表达,为每首诗作带来了专业点评,让观众了解了一些诗歌的创作手法。作者李永亮则谈了每一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将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正是这份对生活的敏锐捕捉与细腻感悟,成为他灵感不竭的源泉,让每一首十四行诗都饱含温度与力量。




      本次朗诵会由资深主持人林媛倾情执掌。


      最后主持人林悦朗诵了12加1首的十四行诗《小黄狗的自白》。13位华人朗诵者怀揣对诗歌的赤诚、对朗诵艺术的热爱,以声传情、以情表意,将李永亮笔下的十四行诗演绎得淋漓尽致。时而激昂澎湃,时而婉转低回的声线,让每一段文字都焕发鲜活生命力,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



      朗诵结束,杨文凯、尚丽娟、杨多杰等文化界嘉宾,在互动环节分享了观感。杨文凯回顾了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盛赞李永亮将十四行诗发扬光大。




      原梅花奖得主尚丽娟,从朗诵艺术的专业维度,对十二位朗读者的表现给予细致点评。她肯定了大家对作品情感的精准捕捉与真挚传递,同时提出恳切期许:朗诵与表演本就同源共生,若能多涉猎表演艺术的精髓,比如台词的轻重疾徐、情绪的层次递进,或是眼神与肢体的共情表达,便能让声音更有画面、情感更具张力,让朗诵艺术在“声”与“情”的融合中更上一层楼。



      嘉宾代表、茶文化学者杨多杰,畅谈茶与诗的不解之缘。他说,品诗如品茶,本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雅致。初读文字清浅,恰似明前龙井的第一缕甘冽;细品意蕴绵长,正如陈年普洱的回甘萦绕。


      诗藏生活况味,茶蕴山川灵气,二者皆需静心体悟。读诗的情致,啜茶的真香,便是在喧嚣中寻从容,让笔墨清韵与茶汤温润相融,于“诗茶一味”的意境中,收获心灵的安宁与丰盈。



      最后,十四行诗作者李永亮登台致辞,字里行间满是创作路上的赤诚与感悟。他坦言,笔下每一首诗的灵感都源于生活里的烟火寻常、点滴温情,没有凭空的巧思,只有对日常的珍视与提炼。他特别致谢十二位朗读者的一路相伴与倾情演绎,正是他们用声音为文字注入魂魄,让静态的诗句有了呼吸与温度,让十四行诗这一古老艺术形式走出纸页、“活”了起来,被更多人听见、看见,在当下焕发着愈发鲜活的生命力。



        朗诵会尾声,充满惊喜的抽奖环节温馨开启,将现场欢乐氛围推向新的高潮。这份欢乐为诗意满满的相聚延续了暖意,也为这场兼具文学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十四行诗盛宴,画上了圆满而难忘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