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王志刚与“桌球王”俱乐部

日中商报 2025-06-30 12:11:36

image.png


王志刚是乒乓球运动员,在中国,能成为一名职业的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已经无需我赘言。不过我认识王志刚,却不是因为乒乓球,而是因为文学。王志刚写诗,从年轻时便热爱写作,他的诗厚重,有历史沧桑感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发人深省。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百多年来内忧外患饱受屈辱,无论是作为一名运动员,还是忧国忧民的诗人,王志刚始终心系祖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王志刚喜欢读陆游的诗,也喜欢辛弃疾的诗,这些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不朽诗句一直激励着他。


在高田马场的“桌球王”俱乐部,小小的乒乓球不停转动,王志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的赛场。王志刚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凡事喜欢亲力亲为,直至指导完最后一名学员,他才放下手中球拍坐到我面前。我们认识多年,我还是第一次看他打球,一滴滴晶莹的汗珠从他额头滑落,淋漓不断湿透整个发际线,每一滴都承载着他这么多年的努力与坚持。窗外,夜已阑珊,但荣通商店街仍然像白天一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王志刚对待生活的热情和人生态度,改变了我曾经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


image.png



1961年,王志刚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锦州是一座英雄城市,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主战场,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3次提到“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从此,锦州苹果与解放军战士的高尚情操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从小便激励王志刚成长,立志要做一个有钢铁般意志的人,不负锦州的苹果精神。


王志刚的运动天赋在小学时便展露无遗,全校运动会上,他一个人包揽了100亚军,200米冠军引起轰动。不过王志刚最喜欢的还是打乒乓球,无论走到哪儿,书包里永远放一副乒乓球拍,一有空便和小伙伴们抽两拍。当时学校操场上有几个水泥球台,没球网,王志刚就捡几块砖头摆中间,一直打到天黑看不到球了还不愿回家。


学校有一个姓黄的体育老师,发现王志刚乒乓球上的才华,把他招入校队,还发给他一副带胶粒的球拍。这是王志刚人生第一副正规比赛用球拍,和之前的两面光板完全不同,使用起来特别得心应手,王志刚激动的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打球比以前更加积极努力,不到半年便夺得学校所在区的第一名,一年以后,又不出所料摘取锦州市少年比赛第一名。


70年代的中国,乒乓球是举国运动,庄则栋连续三届获得世界冠军,用小球转动大球,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巨大的乒乓球热潮。王志刚的优异表现,也很快引起省体工大队注意,10岁那年,他被正式调入辽宁省乒乓球队从事专业的乒乓球训练。王志刚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他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孩,父母非常不放心小小年龄的王志刚一人离家去省城,担心他无法自理生活。但王志刚决心坚定,他希望练好乒乓球将来能像庄则栋一样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


image.png



1971年,王志刚只身一人来到沈阳,开始了他的乒乓人生。


王志刚的打法属直拍正胶两面攻,采用传统的直握球拍方式,球拍表面胶粒向外,也叫短颗粒胶皮,正手发奔球,反手发急球。特点是弹性好,击球稳,通过速度与力量压制对手,结合线路和落点变化创造扣杀机会。步法以单步调整和滑步覆盖为主,是当时世界主流打法,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这种打法。


在省队期间,王志刚先后获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第一名、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赛第二名、全国电力杯乒乓球赛第一名、全国锦标赛团体第三名、全国职工运动会第五名。并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乒乓球对抗赛,与日本、韩国、朝鲜、法国、俄罗斯等国球队交手,取得不俗成绩。就在王志刚乒乓球技艺不断提高,事业正处在上升期的关键时刻,在一次队内日常训练中他不幸受伤,不得不提前退役告别赛场,结束13年的职业运动生涯。


我曾私下与王志刚交流过,他从未后悔当初选择乒乓球运动,对不可避免的运动伤病有比较理性的认识。王志刚感谢国家的培养,在国民经济最困难时期,为了保障运动员身体机能需要,体工大队都会优先提供给他们营养丰富的饮食,每月还有8元钱补贴。18岁以后每月补贴涨到38.5元,相当一名普通职工的月收,王志刚至今心怀感恩。


2018年,辽宁乒乓球队建队60周年庆典在鞍山市举行,从世界各地赶来的200多名辽宁乒乓健儿欢聚一堂,回忆起往昔驰骋赛场上的峥嵘岁月,青春与友谊,王志刚即兴创作了一首《辽乒是我家》的诗歌,作为庆典主题歌曲被传唱,向辽宁乒乓球队这支名将辈出的荣誉之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image.png



1987年,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弥补运动员期间耽误的学习时光,王志刚走进辽宁大学法律系,开始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4年的大学生活,王志刚对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渴望学习更多知识,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当时正好有一家日本大公司急需一名乒乓球教练带队参加比赛。在友人推荐下,1995年王志刚东渡日本重新拾起球拍,开展在日本的乒乓球推广和传播工作,并于2013年成立了个人乒乓球教室——“桌球王”俱乐部。


30年来,王志刚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很多小选手从“桌球王”一步一步走向赛场,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好名次。除此之外王志刚还以乒乓球为纽带,积极在日本民间普及乒乓球这项运动,推动乒乓球运动健康发展。他的学员上有80岁老人,下有牙牙学语的孩子,只要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喜欢乒乓球,他都会亲自下场指导每一个动作,一丝不苟,绝不会有半点敷衍。王志刚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得到所有人赞赏,来找他学习打乒乓球的人越来越多,前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现任国际乒乓球协会副会长前原正浩先生也和他成为好朋友,经常光顾“桌球王”俱乐部,感谢他为日本乒乓球运动,为促进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流所做的贡献。


王志刚的事迹很快传开,东京多家知名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其中包括《TAKZLNE杂志》、《卓球王国》这样的专业刊物,还有日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就连家乡的《锦州晚报》也专程派记者到东京,对他进行近距离报道。因为疫情延荡一年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夕,日本电视 BSJapan频道的三位演艺界明星,专门来到“桌球王”俱乐部制作了特别节目。王志刚的故事还在继续,作为东京华人圈里有名的“乒乓诗人”,他作品经常见诸报端杂志和各种网络平台,不过为人低调的王志刚总谦虚地说:写作只是他业余爱好,不要过多强调。我尊重了他的意见,告别王志刚后我心里已经开始酝酿,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应该写一篇诗人王志刚。


image.png

▲王志刚与日本乒乓球界元老,世界冠军松崎君代女士合影。


image.png

▲王志刚与東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冠军日本选手水谷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