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穿古今,丹青映扶桑——“古都遗韵”彭世强书画展东京启幕》
由NPO 法人日中民间友好交流振兴協会和日中交流论坛(北京)共同主办的 《古都遗韵》彭世强书画展于七月一日在东京开幕。
彭世强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出版社美术篇审查、北京古都韵书画院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他出生于1942年,六十年代初在中央美术学院系统学习绘画专业知识。此后,他一直致力于美术事业,至今已有60多年的艺术生涯。 他的作品种类丰富,涵盖油画、版画、水彩画等多个领域,近四十年来专注于中国彩墨画的研究,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中国的万里长城,传统建筑、园林、寺庙和北京四合院。并且,有多件作品被海内外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彭先生的绘画风格独具一格,他采用写实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现实景物。
他精细地描绘山川、水流和建筑,将美丽的景色原原本本地呈现在画面上。他对美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捕捉,使他能够超越传统进行表达。特别是他巧妙地将中国水墨画的传统墨色与西方色彩技法相结合的独特表现方式,让他的作品栩栩如生。例如,他笔下的万里长城极具震撼力,仿佛就在眼前展开,让观者产生想要亲自攀登的冲动。从他描绘的胡同(传统的街巷)、四合院和传统民居的作品中,既能感受到亲切感,又能领略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他用中国画技法创作的《伏尔加河颂》被中国国家领导人赠送给了俄罗斯国立博物馆。同样以中国画技法创作的《巴黎圣母院》是他成功表现西方题材的代表作之一。 此外,他那宏伟的长城系列作品在中国海外使馆展出并被永久收藏。油画《盛世》被鄂尔多斯博物馆收藏,而《鲁迅故居》则被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收藏。
NPO法人日中民间友好交流振兴协会会长周防恋子在致辞中,热烈欢迎嘉宾并感谢各方支持,隆重宣布北京画家彭世强“古都遗韵”书画展在东京开幕。她特别致谢中日交流论坛张可喜会长,虽退休且身体抱恙,仍全力推动促成此次展览。
彭世强作为深耕书画艺术60余年的中国文联知名画家,其作品传承传统又融合现代审美,尽显中国书画魅力。周防恋子表示,中日两国隔海相望,艺术是重要沟通纽带,此次画展既是艺术盛宴,更是跨国文化对话,希望借此助力日本民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推动两国艺术交流互鉴。协会未来将持续深化两国在文化、艺术与经济领域交流,筑牢民间友好桥梁,预祝画展圆满成功。
中日交流论坛张可喜会长致辞指出,伴随中日政府关系逐步回暖,两国民间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彭世强书画展正是当下蓬勃交流的生动写照。
此次书画展背后,彭世强夫人郑旭晔女士功不可没。作为内画鼻烟壶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家”与知名知日派人士,郑旭晔多次访日,去年还亮相“中日文化节”现场展示内画技艺。将丈夫作品推介给日本友人的夙愿,终于在此次展览中达成。
张可喜特别感谢NPO法人日中民间友好交流振兴协会会长周防恋子,从策划方案、场地选址到宣传推广、展品遴选,周防会长全程亲力操办,确保展览顺利落地。
彭世强深耕画坛数十载,独创“写实”艺术风格,摒弃相机辅助,以纸笔勾勒出照片级细腻画面。区别于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绘虾等聚焦动物题材的前辈,他的创作多以村落、民居、万里长城等为主题,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标识 。
接下来是嘉宾代表发言。首先发言的是埼玉县坂户市议员中村絋史,他希望日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民间文化交流,促进日中友好,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日中友好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
彭世强夫人郑旭晔代表画家致辞,热情欢迎各位来宾观展。此次展览共展出彭世强先生10幅书法作品与46幅绘画作品。书法作品选取民间古训、中式建筑陈设经典对联为内容,字里行间尽显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绘画作品则聚焦中国传统建筑,巍峨的长城、规整的四合院,还有北京门头沟川底下村的古堡民居,都是画作的主角。
彭世强是位扎根生活、充满激情的画家。每一幅作品都源于实地采风。无论是雄伟的长城,还是布局严谨的四合院,甚至远郊川底下村的一砖一瓦,他都经过细致观察、现场写生,才动笔创作。他的作品再现的是真实存在的景物,给观赏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她衷心希望大家在观展过程中,收获美的享受,也因艺术的魅力,对生活爱得更深。
日本知名美术家、建筑师兼设计师梶冈亨在致辞时提到,彭世强的绘画作品特别有内涵。画里有社会、哲学还有历史这些大主题,描绘的风景充满诗意,带着抒情的感觉,不只是简单地画看到的东西,让人能感受到中国水墨画里那种现代艺术的味道。
再说说彭先生的书法作品,把传统汉字的样子打散了,线条又拉又缩、分解再融合,这样一来,这些字就有了全新的含义。
总的来说,彭世强画里那些带着诗意的山水,还有蕴含的社会、哲学、历史主题,早就超出了写实的范畴,满满都是中国水墨画的现代风格。
中国著名旅日书法家、篆刻家晋鸥致辞。他现任西泠印社理事、日本华人文联主席等重要职务,多年来始终活跃在中日文化交流一线,全力推广书法篆刻艺术。
晋鸥在致辞时,特别感慨彭世强六十载如一日对艺术的追求与坚守。他提到,艺术是心灵的写照。就像彭世强夫人郑旭晔刚才发言时所说的那样,彭老师的书法带着魏碑风骨,内容激昂振奋,字里行间尽显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精髓,一笔一划都透着大气磅礴。展厅里,无论是古迹、名人故居,还是雄伟长城、寻常北京民居,这些画作不仅让中国人倍感亲切,也让日本观众直观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这份文化交流的成果着实令人欣喜。
日本舞蹈家若柳萌在致辞中,手持日本舞扇深情说道:“我曾带领日本舞者与中国朋友共习日本舞艺,在舞步流转间,大家逐渐亲如一家。日本与中国,恰似这扇骨与扇面,彼此依存、不可分割。日本舞不仅是艺术表现,更成为传递真诚与善意的桥梁,让两国人民得以心与心交融。愿这份以舞为媒的情谊,带着日本舞的美好寓意,助力大家得偿所愿,生活愈发幸福美满。”
致辞结束,是开幕式的剪彩仪式。
开幕式结束,大家自由欣赏彭先生书画。彭世强夫人郑旭晔介绍着这幅《徐悲鸿故居》的创作逸话。彭先生12岁时第一次来到徐悲鸿故居就留下很深的印象。1999年,徐悲鸿的嫡孙徐小阳提供了一张住宅的照片,但照片因为年久,已经很破旧了,而且是冬天,没有这些花树。这幅作品的花草树木都是绘画时添加上去的。这添加的三棵花树全部是丁香花,因为北京的四合院里一般都种植丁香花。
日本美术评论家宫田彻也先生认真观摩了展厅中彭世强的每一幅作品后表示:中国水墨画的传统创作多注重笔墨韵味,而彭世强的作品别具一格,他巧妙地将光影元素融入其中,观者甚至能从中捕捉到季节更迭的气息。此外,他大胆汲取西画中对色彩与色调的处理技法,以契合画面意境的鲜明色调,不仅丰富了山水画的视觉层次,更赋予作品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这些画作仿佛具有生命力,能让人身临其境,感知到画面中的空气流动与独特韵味。
彭夫人和梶冈亨和宫田彻也合影
彭世强的书法作品多选取民间古训、中式建筑陈设经典对联为内容
彭世强的长城系列,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民族精神的表达。
彭世强的民居系列,通过对传统民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民间文化的尊重和对建筑艺术的独到见解。
彭世强的艺术世界丰富多元,他不仅在各种画种中游刃有余,而且能够在作品中巧妙地融合各种艺术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思考,使他在艺术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证明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扎实功底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