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乐声中的中日友谊——JCM民族乐团定期音乐会隆重举办!
【日中商报讯】当满山的绿叶被秋风染成斑斓色彩,秋景浪漫的时节,11月16日,一年一度的JCM民族乐团音乐会如约而至。JCM民族乐团,其中的“J”代表日本、“C”代表中国、“M”代表音乐,这是一个由旅日中国艺术家组成的专业演出团体,致力于通过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架起中日文化的桥梁,用音乐传递友爱,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历史积淀。

11月16日,JCM民族乐团定期演奏会海报
本次音乐会由旅日艺术家刘伟精心策划与编排,将观众引入一场跨越历史、文化与情感的音乐之旅。

第一部:历史与人类情感的交响
音乐会以气势恢宏的《出埃及记》拉开序幕。这首描绘犹太民族苦难与重生的作品,在中国传统乐器的演绎下格外细腻与收放自如。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的发展与存亡无不经历磨难与考验,而在音乐的悲怆与希望中,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直抵人心。

观众云集的演出现场
随后,轻缓悠扬的《彩云追月》以独具中国韵味的节奏将观众带入千古流转的美景。彩云伴月,一切都随时间渐淡,唯有宁静的美景与悠远的旋律,温柔地抚慰人心。
现代文化元素也在本场音乐会中得以呈现。《軽策荘》是风靡全球的游戏《原神》中的主题曲,在日本广为流行,象征着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生动现象。JCM乐团的演绎将现代流行与传统乐器完美结合,引起现场观众强烈共鸣。
接着,中日观众熟悉的名曲《丝》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人与人相遇、相知、分离的情感在乐曲中被具象化,缘分的奇妙与人类共同的幸福追求在音乐中熠熠生辉。

演出照片系列一
而来自中欧的传统舞曲《单簧管波尔卡》,由中国传统乐器演绎出欧洲风情的活泼旋律,现场观众随之沉浸在节奏明亮的欢快氛围中。
《青城山下白素贞》则以古典传说为背景,展现坚贞与背叛的爱情故事。在中国传统乐器的纾缓演绎下,千古人妖之恋的情感得以深刻传达。
最后,《看得见海的街道》以室内乐形式重现宫崎骏经典动画《魔女宅急便》的主题音乐,流动的旋律与明亮清澈的音色,让人仿佛置身于海边小镇,生命力与画面感跃然耳畔。
第一部的曲目安排,让人类的悲欢离合在无国界的音乐中跌宕起伏,如同经历一场五感的盛宴,所有神经都被音乐深深触动。
第二部:艺术家们的协奏与民族情怀
第二部以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拉开帷幕。曲调激烈、结构紧密,象征民族灾难与精神抗争的音乐张力震撼人心,史诗般的气势将演奏者的技巧与情感发挥到极致。
随后,《故山》作为现代二胡作品,通过创新编排的二胡与琵琶对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祝福。

刘伟在演出中
《临安遗恨》取材于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悲壮历史,以音乐讲述忠诚、执着与理想的重量,让听众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精神。
《伊约曼特之夜》源于北海道阿伊努族的熊祭仪式,音乐模仿祭典鼓声的律动,营造庄重而神秘的氛围,五声音阶与重复旋律凸显民族特色。
接着,悠扬的《蒙古的故乡》呈现辽阔草原的长调旋律,演奏家们的深情演绎,使观众仿佛置身草原,与自然融为一体,唯美而悠长。

演出照片系列二
《泪光闪闪》是一首冲绳歌曲,诉说对远方亲人或已逝之人的怀念。乐团的演绎入心入魂,将思念与感伤化为动人旋律,让人感悟人生的无常与珍贵。
音乐会以《赛马》收官,快速的节奏与跳跃的旋律展现动感与活力,带领观众回归欢乐与向上的日常。应观众热烈要求,乐团返场演奏日本秋季串烧组曲,将演出氛围推向高潮。
音乐的无国界力量
本场音乐会充分展示了中国民族乐器的专业实力与国际视野,将世界音乐、民族音乐、动漫作品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音乐中碰撞出共鸣与火花。

演员们向观众表示谢意
演出中融入了对历史与自然的尊重与感恩,强调人与自然、人与音乐的和谐共处。蒙古族呼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绎,如大自然般治愈心灵,为观众带来时间与空间的双重享受。



以音乐推动中日民间友好
在国际关系波动之时,旅日艺术家及在日华人以音乐推动中日民间友好,展示和平、理解与文化交流的力量。此次音乐会受到众多日本粉丝的瞩目与支持,体现了日本社会对文化交流与JCM民族乐团的认可与支持。
当悠扬的旋律与清澈的音色在大阪秋日的晴空回响,观众不仅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也被中日友谊的深厚情感所打动。这是一场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在音乐旋律中和谐共鸣的盛会。
JCM民族乐团,用中国传统乐器讲述世界的故事,用音乐传递友爱,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音符中看到和平与希望的光芒。
来源:东瀛新视野
